首页

女王调教现实

时间:2025-05-30 02:56:38 作者: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浏览量:98682

  中新网永州4月24日电(肖亚湘 舒少君)在湖南永州市新田县广袤乡间,一群“80后”新农人告别城市喧嚣,接过父辈手中的农业接力棒,返乡当起了乡村振兴的“探路者”和“领路人”。

  走进新田县三井镇塘坪村,37岁的新农人唐井明和农机手驾驶高速插秧机,开展早稻插秧作业。

新农人唐井明在田间开展早稻插秧作业。肖亚湘 摄

  唐井明原本在广东一家模具厂工作,薪资可观。几年前,他在双抢时回家探亲,看到父母在田间从早忙到晚,一天只能完成几分田的插秧任务,便在心中萌生了“采购现代农机装备进行规模化水稻种植”的想法。

  “那时候天气很热,爸妈劳作很辛苦。看到别人用机械插秧很快,就想回来通过机械化发展农业。”唐井明说。

  得知唐井明要回乡发展农业,镇、村干部上门讲政策、送技术。有了坚强后盾,唐井明毅然辞掉工作,决心大干一场。他在助农政策扶持下,积极购置各类农机具,流转田地种植优质稻,向有经验的“老农人”和农业技术员学习农业生产、管理技术。

  今年,唐井明和村里另外两名返乡“80后”新农人一起成立合作社,流转200余亩水田,建立可满足1500余亩机插供秧需求的智能化育秧大棚。

  在唐井明等新农人带动下,塘坪村构建起了以水稻、玉米、大豆等为主体的农业产业链,村集体经济被全面盘活。“有想法、有技术、又能吃苦。在他们的带动下,村里越来越好,农业产业布局越来越完善。”塘坪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唐治纯说。

  在新田,像唐井明一样的“80后”已成为带动农村发展致富的新鲜血液。该县在乡村振兴中因地制宜选准“领头雁”,通过举行农业技术培训、搭建助农融资平台、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,大力扶持一批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、有情怀的新农人,引导鼓励他们以合作社、土地入股、农产品加盟等形式,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。

  新田县油草塘村南湘食“奔跑的兔子”产业园负责人黄思福是远近闻名的种养达人。在产业园现代化养殖基地,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,39岁的黄思福与妻子穿梭在兔笼间打扫卫生、喂草。

  在外务工多年的黄思福和妻子看到了农业的发展前景,在助农政策、农技帮扶等要素保障的吸引下,从小规模养兔起家,流转100余亩田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、100余亩山林种植富硒柑橘。

新农人黄思福(左)给兔子喂草。肖亚湘 摄

  黄思福还不断学习探索科技种养方法,引进现代化养殖车间和“互联网+”销售模式,构建起集种养、农旅融合等于一体的规模化生态种养产业园。“去年引进了先进的欧式兔笼,提高了兔子的繁殖率和存活率。”黄思福的种养产业园每年稳定出栏家兔上万只,产值达200余万元,每年带动5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。

  黄思福想进一步扩大规模,打通优质农产品深加工环节,让兔子、富硒大米、柑橘走向更广阔的市场,“现在我们就是要把农产品深加工做起来,把种养技术推广出去,带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种养结合行业,回来建设家乡。”黄思福说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【小新的Vlog】第一视角体验2024中关村论坛的实用“黑科技”产品

我家孩子今年上四年级,平时做事总是拖拖拉拉,缺少时间观念。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,但效果不明显。作为家长,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科学指导孩子提高学习效率,戒掉拖拖拉拉的习惯?

三峡库区秭归:古茶树有了新“户口”

此后,余杭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,从新城区土地出让毛收入中拿出10%反哺良渚遗址保护,每年还安排资金鼓励各村(社区)开展遗址保护;已经开工的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工程,为绕开良渚古城遗址,前后绕行6公里,多花费近3亿元;老104国道良渚古城遗址段永久关闭……

西安:统战力量助政企搭建沟通“桥梁” 凝聚发展活力

  李文初:洛阳博物馆馆藏的这件三彩黑釉马诞生于唐代,它通高73厘米、长84厘米,四足挺立、头颈上昂、眼视前方、膘肥体壮、造型矫健有力。三彩黑釉马除面部、鬃毛、背部、尾巴和四蹄是白色外,大部分为黑色。马背上有施绿釉的华丽马鞍,革带上系有15枚绿色或棕色的骑马浮雕垂饰,可以说是古文献中“龙种神驹,四蹄踏雪”的艺术再现。这匹马体态雄健,气势雄伟,浑圆而不臃肿,矫健而不失俊雅,色泽质感及姿势神态呈现出力与美的和谐统一,诠释了唐代写实主义的真谛,是唐三彩马中不可多得的精品。

台湾青年逛航展 一手一台“飞机”模型

汪文斌:我们对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全线正式通车感到高兴。该项目全长1216公里,是阿建国以来建设等级最高、地质状况最复杂的公路项目。特别是东标段84公里项目沿线灾害频发、施工难度大,堪称“地质工程师的灾难”。中资企业接手该项目以来,同阿方通力合作,以一项项“中国方案”破解技术难题,以优异的工程质量将“断头路”打造成“致富路”,为当地培养了近万名建筑产业工人,惠及近4千万人口,赢得当地社会广泛好评,成为中阿、中非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佳话。

人民论坛网评 | 盛美绽放新时代巾帼芳华

《大变局》:您是资深外交官,曾担任中国驻塞拉利昂和肯尼亚两个非洲国家的大使,对中非友谊一定有切身感受,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?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